1)-------------------- 第197章镇压黑恶份子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7年的春节,是二月十日。

  与往年不同,北平和天津的春节,萧条无比。

  鞭炮声少了,商家少了,行人也少了。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这里过去的一年,那么这个字就是“搬”字。

  故宫的文物被大量搬走,学校在搬走,工厂在搬走,两地的有钱人,也在大量地携带家产,搬离平津。

  当地的茶馆饭店里,北洋和常凯申时代,贴在墙上的“莫谈国事”的墙纸,在半年前就换成了“防谍防特,人人有责”的标语。四九皇城的爱侃大山的大老爷么,现在也能放心大胆地一边喝着豆汁,一边就着大饼油条,一边神侃着国家大事。

  “老张,春节后,东洋小鬼子真的会打过来吗?”

  春节前小年夜的清早,四九皇城的某个某馆里,一位身穿马褂,头发花白的老人,泯了一口豆汁,对着对面年纪和他差不多的老人道。

  “肯定还会打仗的。我家胡同口的邻居,在北京大学教书的先生上个月已经全家搬走了。走之前他告诉我,北京大学全体搬到西安那儿上课。整条胡同口,那些学生租客全走光了,春节后都不会再租房子了......”

  对面的老张一边说着一边叹着气。他在北京大学一带有一套面积很大的四合院,这几十年靠着租房给附近的老师和学生收房租,一直过着还算不错的日子。但从去年十月开始,老张就发现他家的房子“不好租”了。

  学生与老师,交房租“最稳定”最不会拖欠的优质租客,他们正在大量地撤离北平,而且明年也将“不再归来”。工人、商人也在减少。受到即将爆发的战争影响,整个平津地区正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到“百业萧条”的状态中。

  随着平津地区提前进入战前动员,搬迁、撤离状态,他这样的“老京都人”,立刻就秋风未到而蝉先知。

  “真的要打仗了吗?这头上的天又要变了吗?”

  老罗叹息着。

  “去年时候,这里的天还是常委员长的天,但现在已经变成共产党的天了,等到了明年.......”

  老罗无奈地看着对面墙上一角贴着的““防谍防特,人人有责”标语,人小人面临时代大潮冲击时,无力的感觉更加强烈。老张家是“寓公”,而老罗则是开了家小杂货店的“小商小贩”。

  甲午战争,百日维新,庚子年八国联军进京,大清亡了,袁大总统上台,袁世凯八十三天称帝,“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清”的张勋复辟闹剧,两次直奉大战,五四运动.......

  短短的五十余年时间里,这片四九皇城中央之地,上演了无数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年过五十,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二人,亲身经历了清末甲午到民国,发生在四九皇城里的各种风云变化,经历过无数兵匪之乱的两人,心里都异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