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安哥拉局势变化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8年6月,南非的天空被一片阴霾笼罩,南北两个战场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陷入了僵持的深渊。

  一时间在非洲这片动荡的土地上,一种奇异的和平氛围却悄然蔓延开来。

  但这种和平并非真正的安宁,它更像是一种暂时的休战,背后隐藏的是无数的辛酸与苦难。

  其实不只是非洲,在大陆和印度战场也都进入了奇怪的拉扯谈判阶段,好像全世界一下子都停止了战争一般。

  其实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各方面都在积聚力量,企图给对方致命一击。

  这时的南洋确十分繁忙,正不断加大向非洲的移民。

  主要原因是,随着大陆的经济形势愈发严峻,许多家庭为了生计被迫背井离乡。

  难民们拖家带口,踏上了艰难的逃亡之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移民局迅速行动起来,调动了所有的运力来转移这些逃难的移民。

  单单是5月份一个月,就有近百万的人从大陆被转移到了遥远的非洲,其中莫桑比克和刚果地区成为了难民们的主要安置点。

  刘铭华从儿子那里得知,大陆未来的几个月将会有大变后,就一直关注着大陆的情况。

  未来内战即将爆发,那将是一场更加残酷的灾难,势必会产生更多的战争难民。

  因此,刘铭华不能改变战争,只能不断催促移民局提高运力,希望到尽可能多地转移难民,为这些无辜的难民们争取一线生机。

  而根据儿子的信息,这也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从大陆向外移民了。

  所以刘铭华更加重视这次移民,为此移民局的船舶数量每天肉眼可见的增加。

  和平状态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最终安哥拉率先出现了变故。

  随着南洋海军对葡军后勤的不断打击。

  葡萄牙军队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每日的餐食只能勉强维持,从原先的三餐缩减到两餐,而这两餐中,第二餐往往只是半饱,无法填饱士兵们饥饿的肚子。

  这样的情况让葡萄牙军队的士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士兵们面容憔悴,眼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迷茫。他们知道,再这样下去,恐怕难以继续坚持下去。

  万隆迪、威尔等军中高层对此也是心急如焚,可是又毫无办法。

  只能不断给科迪亚诺施压。

  安哥拉的土着们长期以来一直忍受着总督府的剥削与压迫,他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接连不断地剥削,让土着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最终所有忍耐化为了无法控制的怒火。

  1948年9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暴乱在本哥拉地区突然爆发。

  土着们如潮水般涌进本哥拉城内,对所见的一切进行疯狂的抢劫与打砸。

  他们的怒火在城内熊熊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