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大刀阔斧_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一说,心中顿时放松了不少,连忙再次谢恩。

  朱大典从朱慈烺处决犯事官员和乱军的态度来看,他知道这位皇太子虽然外表平易近人,但手段极为老练狠辣,而且控制欲望极强。

  朱大典作为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手,光是从勇卫营的改制中就看到了皇太子暗藏的许多手段。

  他很清楚,跟这位小爷作对,绝没什么好下场,连镇守太监这种皇家的家奴说杀就杀的人,还指望他对敌人心慈手软吗?

  太监作为皇家的家奴,正常犯事了一般都是从轻处置,毕竟太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权,处理太监就相当于变相的自己削弱皇权,这也是为什么各地的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嚣张却无人敢惹的原因。

  议事结束后,朱慈烺又发了一道令旨,凤阳府内的土地,但凡在春耕后没有种上庄稼的,全部没收充公!

  无论地主平民,家中土地七成以上都必须种上吃食,粮食也好,菜也好,番薯也好,只要荒废在那的,官府全部收回充公!想要做商业用途的必须向官府申请,在取得资质后才准许名下土地另作他途。

  商业过于发达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商业的发达让原本种地的百姓都去城里做工赚钱了,导致荒废的土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历史上鱼米之乡的江南,在明末不但没有成为大明的助力,反而因粮食不足需要从湖广和广东地区进口。

  朱慈烺是想发展商业,是想征收商税,但不是现在,农业问题不解决,商业问题想都不用想。

  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农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社会才有可能发展商业,农业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社会才会有多余的劳动力从事小商品经济的发展。

  当社会对商品的需求量超过小商品经济无法买足时,必然要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大生产大机械的使用这样才出现工业生产的出现。

  这三者关系是循序渐进的,想要跳跃式发展只会是揠苗助长,后患无穷!

  朱慈烺对杨廷麟道:“杨卿,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了,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本宫开口,不管是权力还是钱财,本宫都可以最大程度的放手要你去做,但你一定要清楚,屯田招兵一事,事关国之大政,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更是决定了我们能否彻底平息中原流寇之乱,请你务必竭尽全力去做!”

  杨廷麟认真道:“殿下交代的大事,臣一定竭力完成!”

  杨廷麟又道:“殿下,原本臣手下还有几十个国子监的监生,现在他们分派各地当官了,臣手下尽是一些大老粗的武将,人手很是紧张......”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整个凤阳府的文官几乎被他砍光了,人员确实有些紧张。

  他沉吟了片刻,道:“传本宫令旨,让南京国子监调一千名监生来凤阳府,举监和贡监优先,荫监就不要送来了!”

  所谓举监,就是由举人做监生的,贡监则是由秀才做监生的,也叫贡生,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

  而荫监,是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另外还有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例监。

  这些凭裙带关系和花钱进的国子监,朱慈烺要他们何用?能了解民间疾苦?当了官能为民办事?

  或许有个别几个可以,但那又如何呢?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有本事,以后有的是机会出头。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