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1章 谣言四起_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慈烺冷笑一声,问:“李廷表,可有查处谣言的源头?”

  李廷表对朱慈烺恭敬道:“回陛下,这些谣言并非从一处传出,全国各地都有流出,多以民间史书和野史记载为主,参与的人极多。”

  “根据锦衣卫掌握的情报,这些谣言的源头并非在直隶,也不在江南,而是从江北传来,锦衣卫最初确定是在山东,若要具体确定何人,还需要一些时日。”

  说着,李廷表颇为自责,光顾着忙南洋那边,没想到北方出了这么大事。

  朱慈烺面如沉水,他很清楚这些谣言对一个皇帝的影响有多大,历史上的雍正皇帝,搞了那么多革新,得罪了众人势力,不也被搞的声名狼藉。

  说什么弑父篡位,杀弟逼母,名声臭了数百年。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雍正不是篡位的,人家的诏书用满汉等多种文字写的,怎么改?

  就是这种低级的谣言,也有很多人相信,没办法。

  关键针对朱慈烺的这些谣言中,并非全是谣言,比如擅长大臣,逼死血亲周奎,朱慈烺确实做了。

  就是这种真真假假掺在一起的,才最恶心人。

  朱慈烺随手拿起了案上一份谣言的逆书,语气轻松道:“有人给朕安上了十大罪名,把朕说成了史上第一暴君,爱卿们如何看待?”

  内阁大臣杨士聪脸色涨红,大声道:“这些狂犬吠日的疯话,辱人智力,臣不屑去听,请陛下也不要理睬!”

  朱慈烺笑道:“朕本也不愿理睬,只是有些人憎恨朕的新政,到处造谣,如果天下百姓信以为真,新政将无法推行,那又如何啊?”

  杨士聪道:“臣会让翰林院诸官每人写一篇文章,斥责这类龌龊无耻之人!”

  朱慈烺眼皮一翻,翰林院这群人一个文绉绉的,写出来的文章有几个百姓能看懂的。

  内阁首辅杨廷麟道:“太上皇禅让之时,文武百官俱在,朝臣们是不会相信的,只是外人不知,百姓们很容易被这些言论影响......”

  略微一顿,杨廷麟沉着脸道:“臣建议加大搜查力度,烧毁所有逆书,凡是传谣者,皆抓!”

  朱慈烺眉头一挑,搞文字狱吗?被逼急了的雍正就是这样做的。

  如此一来,这动作太大了!

  此时朱慈烺考虑的不是这些谣言,而是究竟是谁在搞事情,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藩王、勋贵、文官、士子、商人,哪个阶层都有可能。

  不过朱慈烺细细品味了这些谣言,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篡位这个词上,这才是这些谣言的核心。

  对方应该会在不久之后有大动作。

  朱慈烺忽然询问吴忠道:“太上皇现在何处?”

  吴忠回道:“太上皇乘舟而去,此时应在湖广境内。”

  “躲得够远的。”朱慈烺嘀咕了一句。

  沉吟片刻,朱慈烺道:“去派人将太上皇请回来,大张旗鼓的请回来,让沿途众人瞧瞧,朕究竟是如何囚禁太上皇的!”

  囚禁崇祯皇帝?老头子这两年比谁都能跑,直隶的几个府他哪个没去过?光是园子都好几处!

  最终,朱慈烺将掌管言论的礼部右侍郎革职,命新任侍郎彻查此事,礼部管制下的几大报社同时进行辟谣。

  各地官府烧毁所有逆书、捉拿刊印此类散布谣言书籍之人。

  朱慈烺又命东厂和锦衣卫顺藤摸瓜,务必寻找幕后主使!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