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4章 鸡丝凉面_美食供应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一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还有关于它的记载。

  《本草纲目》中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浥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

  袁州拿出的绿豆芽自然也是系统准备的绿豆,然后他自己发的豆芽。

  因为袁州照顾的细心,这绿豆芽的长度每一根都在六厘米,其他无论是超过这个长度还是没达到这个长度的都被袁州提前剔除。

  是以,现在每一根在木盆里待洗的绿豆芽都是瘦瘦长长体态优美颜色半透明,上头顶着两瓣细长绿叶,下面则是细长的白须根。

  “哗啦啦”水流被袁州控制在一定程度,既能清洗干净绿豆芽的浮尘,又不会水里太大冲伤娇嫩的绿豆芽。

  每洗一把,袁州就放进一旁的瓷盆漏水里,并且整整齐齐,下面细长的白须根也留着,整齐的很。

  绿豆芽洗干净沥水,袁州开始准备其他的调料,其中的油泼辣子是底味也是主味。

  等到辣子做好,微微散发香气的时候,袁州开始做面条。

  “哗啦哗啦”擀面杖的声音规律的敲击在案板上,一张厚薄均匀的面皮被擀好。

  “唰唰唰”袁州手起刀落,叠好的面皮直接变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面条。

  “飒飒”袁州轻轻一抖手,面条便松散的在案板上堆成了一个小山包。

  细白略带麦子的黄色,上面撒着面粉的面条直接被袁州下进锅里开始蒸了起来。

  袁州的凉面他是先蒸后煮,这样才能让面条更加熟透并且香味内敛。

  蒸锅不大,是以袁州同时开了三个蒸锅,每一个的时间相差二十秒,袁州掐着时间一一把面条统一放进面桶开煮。

  蒸过的面条呈现一种略透明的颜色,好似糯米蒸熟一般带着透明的润白。

  “唰唰唰”一下锅,袁州立刻拿起长筷子有技巧的拨动,防止面条粘连。

  一般来说川省的凉面要煮八分钟,一分不多一秒不少,但袁州这锅却只煮了六分钟,因为前面蒸过。

  六分钟过得很快,袁州眼神瞬都不瞬的盯着面桶,里面的面条好似一根根飞舞的细丝带,随着滚开的水舞动着,根根分明。

  “哗啦”袁州开始捞面。

  袁州捞起的面条全部摊开放置在琉璃台上,等到面桶里的面条捞完,又立刻马不停蹄的开始另外的工作。

  这次袁州是一手用筷子整齐的夹满面条,筷子上面条细细长长粗细均匀整齐的排列在筷子上。

  然后左手上拿着一把香蒲扇,不轻不重的扇着风,面条的下方则是一整块晶莹剔透的厚冰,往上冒着丝丝的凉气,顺着风直接扑到滚烫的面条上。

  就这样,袁州一手夹面一手扇风,这样两手不空的举着大约一个小时的样子,才全部晾凉了所有的面条。

  期间袁州扇风的手还需要不时的调整一下方向以及风力的大小。

  这就是袁州不愿意用电风扇的缘故,毕竟电风扇的风力大小不适合袁州这样精细的晾凉。

  是的,川省的凉面和北方凉面不一样,川省的凉面不过凉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面的劲道和Q劲。

  晾好的面条不那么笔直了,带着些自然的弯曲弧度和最后的余热,松松散散的堆叠在一起。

  这个时候袁州开始放下手里的扇子,挨着冰块开始拌凉面。

  袁州左手拿起桌上的调制好的油开始倒油。

  清亮略带嫩黄色的油顺着油壶嘴倒出一条透明的细线,均匀的淋到面条上,而袁州右手夹着面开始均匀的抖动起来。

  每每抖动一下,那面条上就均匀饱满的裹上了一层凉凉的油,面条被裹成了金黄的颜色,泛着油光和油香。

  “这稻米油加紫苏籽油果然味道不错。”袁州边裹边感叹。

  袁州用的可不是常用的菜籽油,而是稻米油混合了三分之一紫苏籽油的混合油。

  说道稻米油袁州就感觉自己的心口疼,无他这个稻米油用的是响水大米,并且还得是响水大米中的精品。

  是以,袁州觉得那油壶里倒出的不是油而是黄金才对,毕竟这油香味内敛,带着幽幽的清新米香,混合着面条的麦香,就这么闻着就挺勾人食欲的。

  ……

  请收藏:https://m.ys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